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采购 > 正文
全球热点评!蛟河法院:以“网格+”模式激活基层治理“神经末梢”

时间:2023-03-01 07:15:44    来源:吉林日报

连日来,蛟河市人民法院的法官们下基层、进网格、化纠纷、解矛盾,不断探索和完善诉源治理与基层网格的深度融合。

“网格+调解”将矛盾化解在家门口


(资料图)

“我愿意填平门口的排水沟,恢复原状”,经过法官释法明理、耐心劝说,周某表了态。一场家门口的纠纷被成功调解,此举不仅填补了妨碍邻居出行的道路,也修复了邻里关系破裂的沟壑。

蛟河法院以法院—司法局—组织部—基层乡镇街、社区四位一体多元解纷平台为依托,进一步强化与辖区综治中心、矛调中心衔接协同,加快实现关口前移、根部发力、分层递进的网格纠纷治理新模式。今年以来,已通过平台化解案件纠纷20余件。

“网格+执行”破解执行堵点难点

“明显感觉法院执行在查人找物上更有力度了,这次我就是来表达感谢的”,当事人孙某因法院执行迅速,为办案法官送来了锦旗。在“网格+执行”模式的帮助下,孙先生在法院享受到的“待遇”并不是特例。

执行法官积极推动与蛟河15个乡镇街基层网格点对接,最大程度利用好基层网格员“地域熟、民情熟、信息灵”的优势,在案件执行的过程中拓宽财产线索渠道“朋友圈”,织密查人找物“情报网”,努力实现左右联动、上下融合、执行便利的网格化执行模式。今年来,利用“网格+执行”模式已成功执结案件30余起。

“网格+普法”精准提供司法需求

“我们小区中老年人不少,他们防骗意识薄弱”“社区中有参与法院工作的人民陪审员,他们也需要加强法律知识培训”……在蛟河法院民主生活会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座谈会上, 社区工作代表向法院提出了意见建议。蛟河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,将不断加强与社区沟通联系,紧紧围绕普法“七走进”活动,最大程度满足不同人群的普法需求。

通过制定普法实施方案、及时发布养老诈骗典型案例、印发宣传手册、走进村屯社区学校,法官们为特定人群量身制定了法治“套餐”,辖区网格普法得到了专业力量充实,群众获得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。今年来,已开展线上线下普法10余次。

作者: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婷 冯荟羽

关键词:

上一篇:
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