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采购 > 正文
「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」为新时代水生态文明作出更大贡献|“牢固树立‘两山’理念·共建人水和谐美丽中国”主题论坛举行

时间:2023-07-10 18:32:14    来源:天眼新闻

7月8日,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——“牢固树立‘两山’理念•共建人水和谐美丽中国”主题论坛,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。

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,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,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。

此次主题论坛,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,世界水土保持学会、贵州省水利厅承办。论坛以中办、国办印发的《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》为契机,旨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牢固树立和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探讨生态文明建设、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先进理念、经验做法,改革创新体制机制,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。


(资料图片)

论坛现场。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班浪 摄

论坛上,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作了主题为《山洪灾害形成与防治》的主旨演讲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山洪灾害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科学防治,对贵州乃至全球山多地区防范山洪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和实战经验。

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则以《和谐自然与绿色发展的探讨》为主题,从实际出发,生动诠释了树立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,在坚持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的实践中履行人类主体责任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
贵州省水利厅厅长周登涛,福建省水利厅厅长叶敏,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朱留沙,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原总工程师曹文洪,浪潮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小林,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正学,世界水土保持学会前主席、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米奥德拉格·兹拉帝奇教授,国际沙棘协会秘书长卢顺光等先后作了交流发言。

“这是一场思想解放的精神盛宴!12位演讲及交流发言的嘉宾,紧扣论坛主题,以全局的眼光,战略的思维,全球的视野,提出许多具有前瞻性、战略性,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真知灼见,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出谋划策,贡献了宝贵的智慧。”论坛主持人、世界水土保持学会主席宁堆虎表示,将继续发挥自身召集力、感染力、影响力和创造力,汇聚国内各界,汇聚海内外各界人士共同努力,为新时代水生态文明作出更大贡献。

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腹地,地形以山地、丘陵为主,是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,极易造成水土流失。20世纪80年代,贵州水土保持率仅为56%,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。

近年来,贵州坚决扛起水土保持的重大政治责任,持续实施坡耕地治理、石漠化治理、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水土流失的治理工程。2022年12月,中办、国办印发了《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》,对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系统、全面的部署,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。

通过一系列护水保土的有力措施,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从2011年的5.53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022年的4.57万平方公里,水土保持率从2011年的68.63%提升到2022年的74.03%,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“双下降”,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,长江、珠江上游生态屏障越筑越牢。

“双下降”的背后,离不开贵州在水土保持方面的有力举措。

位于六盘水市区的凤池园生态良好,风光旖旎。

为强化顶层设计,协调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,贵州先后印发了《贵州省水土保持规划(2016-2030年)》《贵州省水土保持“十四五”规划》,明确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目标任务。同时成立省水土保持委员会,完善水土保持委员会工作规则。此外,《贵州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办法》的出台,连续5年开展省对市、市对县的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,使各级政府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不断压紧压实。

在强化建管机制创新方面,贵州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提升治理成效,建立并落实竞争立项机制,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与特色农产业结合程度、项目资金管理、验收、目标责任考核等方面作为评分指标,择优选定项目县,确保项目建设质量,提高治理成效。

据了解,贵州目前已建成全省范围的水土保持大数据平台,将3.7万余个水土保持方案信息、2.7万条小流域信息、450个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及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等数据资源整合入库,支撑水土保持监管、治理、监测、考核等全方位全过程业务,夯实水土保持基础支撑。
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文妮

编辑 金秋时

二审 王远柏

三审 干江东

关键词: